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官山镇:养蜂大户王万梅 央视传播达千里

    信息发布者:官山小镇
    2018-03-28 09:10:43    来源:www.guanshanzhen.com   转载

    2017年11月27日,丹江口市官山镇孤山村养蜂大户王万梅的养蜂致富故事在央视十台《文明密码》栏目播放;2018年3月,她被丹江口市妇联评为“全市巾帼脱贫标兵”。

    进入王母沟,行走在蜿蜒曲折的林荫路上,只听见嗡嗡嗡叫个不停的蜜蜂声,抬头望去,山中密密麻麻的蜜蜂不停的飞来飞去,像是一架架侦察机在寻找什么目标似的。这里距209国道有3公里,是官山镇孤山村管辖区域的3组。这蜜蜂就是人人称赞的女中豪杰、女强人王万梅的致富之宝。

    有人为她编了一段顺口溜:“大山深处女豪杰,养殖中蜂兴产业,成立专业合作社,共同致富传帮带”。从这几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她的为人和能干精神。

    现年49岁的王万梅,小学文化,全家4人。丈夫侯贵成50岁,初中文化;大儿子侯富强,27岁,2016年前在外务工;老二侯富伟24岁,驾驶农用车。

    当问起是如何与养蜂结缘的?王万梅对笔者娓娓道来。

    2009年王万梅在陕西务工时,无意中看到中蜂养殖广告,她分析了家乡周边的环境及资源优势,认为还是比较适合发展养蜂产业的。于是带着需求的心理咨询广告发布者,并购买了中蜂养殖技术资料。

    2010年,已回家乡的王万梅按照购买的养蜂技术资料上的方法,试养了几箱。经过几年的实验、琢磨,养殖成功了,从最初的几箱到后来的几十箱,每年不断地增加蜂箱。

    2014年以前,王万梅一家居住在交通不便的王母沟几间危房内,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工、种植等。山高气候条件差,收入微薄,经村委会摸底排查,群众评议,2014年6月该户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
    2015年借助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,王万梅一家实施了生态扶贫搬迁建房,告别了土坯房,入住新房。镇村干部及包户干部为她制定了脱贫致富措施,宣传产业发展奖补政策等,大力鼓励其发展养蜂产业。

    “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,政府都在帮扶贫困户,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,抓住政策机遇,发挥中蜂养殖,扩大养殖规模和范围,力争带动并帮扶更多的贫困对象脱贫。”王万梅饶有信心地说道。

    穷则思,思则变。在养蜂的过程中,王万梅不仅仔细研究学习书籍资料,还在儿子的帮助下,通过电脑学习更为全面的养蜂知识,通过网络购买养蜂工具、销售蜂蜜产品等。到2016年已发展养蜂70余箱。用传统的养蜂办法一年收蜂蜜一次,留足蜜蜂过冬食用后,每箱产蜜不低于15斤,每斤售价80-100元,如果在网上销售每斤120元。2017年中蜂王万梅的养蜂已经发展到了200箱,纯收入达10余万元。

    2017年,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,王万梅还成立了万梅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,加入她的合作社的农户有10户30余人,每户入股2万元,集中养殖,利润分红。她不仅帮带了本村,还帮扶了周边的村民,辐射到官亭村和骆马沟村,送给王万红20箱,刘兴群5箱,侯贵国7箱,让他们自己养,还有一些村民及周边的村民也前来王万梅家咨询养蜂事宜,积极行动,准备养蜂。

    王万梅说:“2018年将发展养蜂400余箱,要把这些蜂箱分发下去,让农户自己养殖,传授技术给他们,一方面分散养殖提高蜜蜂产蜜的产量,另一方面也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。”

    中蜂养殖产业的兴起,给孤山村以及官山镇的养蜂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。一只只小小的蜜蜂,飞舞在武当山的后花园里,酿制的不仅仅是甘甜的蜂蜜,更是生活在武当山后花园里的勤劳养蜂人的甜蜜生活。(官山通讯员:蔡伟伟 赵贤民)
    官山镇:养蜂大户王万梅  央视传播达千里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